體育事業,事關民生大計。建地設市以來,缺乏大型體育場館,始終制約著我市體育事業發展。為了把巴中建設成山地運動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近年來,我市破難題、苦鏖戰,開工建設了市體育中心。近日,記者走近市體育中心項目工地,為你帶來項目最新進展情況。
該項目填補了巴中沒有大型體育中心的空白
9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建設現場,看到市體育中心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完工,工人正在進行內部裝飾裝修以及外部幕墻的拼裝工作。
“目前已經完成了總工程量的80%,整個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并交付使用。作為全省第二、川東北最大的體育場地,填補巴中沒有大型體育中心的空白,建成之后現場可以同時容納3萬人觀看賽事。”現場施工人員稱。
作為我市建設中的重大體育設施,市體育中心建筑面積達到61410平方米,設有標準田徑運動場,籃球、網球等球類訓練館和運動場以及停車、綠化景觀等配套設施設備。包含比賽訓練、集會表演、全民健身等功能。建成后,將成為我市大型體育賽事、重大節慶活動的舉辦場地。
受經濟發展影響,長期以來,我市的體育設施建設不能滿足群眾需求,群眾體育運動幾乎處于自發狀態。體育事業從思想理念到基礎投入,從全民健身到專業競技,從個別愛好到大眾參與,均處于起步階段。 “其主要原因是大量投入與資金不足的矛盾。公共體育場館投入大、見效慢,經濟效益不優,加之巴中體育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稱。
工藝復雜要求高
施工難度位列全國前三
全民健康,體育先行。近年來,我市以把巴中打造成山地運動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堅持在體育設施建設上先行一步。把綠色環保健康的體育產業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入點。
2015年11月26日,全市第一座大型綜合體育中心——市體育中心正式開工,給巴中體育產業發展帶來了曙光和全新機遇。
“聽到這個消息后很振奮,以后不管是休閑還是體育競賽,都是一個好去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鍛煉地方。”市民馬旭稱,同時,也標志著巴城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城市功能也越來越完善,期待以后可以在這里看到更多高規格的比賽。
投資8億元的市體育中心,占地170畝,高41.82米,設計造型獨特,形似鋼鐵鳥巢,主體育場的設計融合了巴中地方文化元素。而要實現這一系列的設計,最大的技術難關就是鋼結構焊接量大,且焊接變形要求控制高。
“市體育中心鋼結構總設計噸位是8500噸,在施工過程中投入的主要人員達300多人?,F場對接數量龐大,圓管不同壁厚的焊接達到1萬多米,焊接量大且復雜。”現場施工人員稱,為了做好焊接控制,施工團隊埋頭攻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最終圓滿解決了這一施工技術難題。
市委四屆五次全會提出,大力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加快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城市建設。作為我市體育事業發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市體育中心建設再次按下快進鍵,510天完成地基處理工程和主體工程封頂;130天完成全部鋼結構吊裝……一個個好消息不斷傳來。
記者了解到,除了市體育中心的建設,未來10年,我市還將建設1000個網球場、1000公里自行車綠道,把巴中建設成為山地運動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標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公共體育建設是基礎,市體育中心建成后,將助推全市競技體育再上新臺階,提升巴中的對外形象。”市教體局副局長沈鵬稱。
(巴中廣播電視報記者 黃家銳 文/圖)